点击更换验证码
早:稳健走势 抓好结构性机会

栏目:   作者:章 云(资格证书号:A0170615080001)   时间:2025-11-04   查看: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市场信息

【贝森特称美国可能对华加征关税,外交部回应】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如果中国继续阻止稀土出口,美国可能会对华加征关税。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昨日主持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关于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中方主管部门已经多次阐明了立场。当务之急是中美双方应当认真落实两国元首釜山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为中美的经贸合作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的稳定性。来源:财联社

 

【特朗普:中美可以通过合作变得更加强大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2日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采访,其中谈到中美关系。他表示中美相互视为威胁,但同时可以通过合作,变得强大。特朗普在采访中,被问及中美之间的竞争时表示,在这充满竞争的世界,美中视对方为威胁。美国时刻在注视中国,中国也时刻在注视美国。但他认为双方应该合作,而不是把中国排挤出经济体系之外,中美可以通过合作变得更强大。特朗普又以生产廉价商品如衣物为例,指中国可以替美国生产美方不愿意制造的东西,而美国可以靠人工智能、芯片及其他许多领域领导世界。来源:财联社

 

【工信部部长李乐成:推进AI手机、AI电脑等消费终端换代 加快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研发与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在《党建》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李乐成表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主战场。完善政策体系,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意见,部署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任务,发布实施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化转型,制定制造业重点行业智能化转型指引,常态化开展赋能“深度行”活动,搭建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平台,加快行业标杆解决方案和经验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推进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生产制造核心环节,拓展智能辅助设计、虚拟仿真、故障预警等应用场景,全方位变革创新范式、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加速智能产品装备迭代创新,推进AI手机、AI电脑等消费终端换代,加快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研发与应用,推动大模型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等深度融合。加快智能体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探索多智能体协同生态。来源:财联社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明年底潜在回报达30%】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付思认为,整体而言,高盛认为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AI、反内卷及出海三大潜在强劲的获利驱动因素,可提振中资企业盈利前景。该行预测,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期间,可实现约30%的潜在回报,受12%的年复合利润增长率和5%至10%的市盈率扩张潜力驱动。 今年中资科技股大升,尤以AI主题表现更强,付思表示,主因对于预期的判断,靠情绪改善拉动估值上升,目前科技相关板块的估值仍具吸引力,明年重点可能更多放在基本面的改善,需要更好的盈利兑现来支持估值上涨。来源:财联社

 

【广发证券:11月的“反基本面”和“远期博弈”】市场的季节特征,可以总结为:4-10月“炒现实”(定价当期基本面),11月-次年3月“炒预期”(提前布局低位、低估且盈利有回升预期的板块)。其中,每年的4月和11月是两个关键的时间点,4月之后市场的基本面定价权重显著提升,11月之后当期基本面的影响开始弱化,与此同时,市场开始挖掘低位低估的方向,布局来年。11月的市场涨跌与基本面相关性最弱,甚至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呈现出“反基本面”和“远期博弈”的特征。配置上,可以有两个思路:一是,初步布局一些以低位、低估且盈利有回升预期的板块,比如端侧应用(消费电子等),待产业趋势更清晰之后,进一步再加大配置。二是,也可以继续坚持当期高景气的线索,不过度关注年底的风格变化,因为12月之后,基本面的有效性也会提升。来源:财联社

 

【华金证券:慢牛走势和科技主线不变】导致A股近期出现调整的一些因素可能逐步消减。市场指标角度,情绪指标未调整充分,但行业轮动基本完成。基本面角度,风险偏好可能上升,流动性维持宽松,短期调整可能结束,继续慢牛走势。短期建议逢低配置:一是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的通信(算力)、电子(半导体、消费电子)、传媒(游戏、AI应用)、机械设备(机器人)、计算机(AI应用、自动驾驶)、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二是受益于“十五五”规划和三季报业绩改善的电新、医药、消费(食品、商贸零售等)、军工(商业航天)等行业。来源:财联社

 

【市场分析】点击下方“余下全文”查看行情分析

 

   

    昨日沪深主要股指整体呈现低开震荡、探底回升后小幅上涨的走势,成交量没有明显放大。活跃市值冲高震荡、窄幅整理,资金进场积极性有待提升。

 

    从上证指数走势来看:昨日股指早盘承接上周四、周五的下探走势,一度继续小幅下探,盘中资金有一定的回补动作,截止收盘多空资金净流入181.53亿元,股指最终探底回升收复5日成本均线。对于市场近期的调整,前期早评的定性是股指突破8月以来横盘震荡区间后的整固和回抽确认走势。短期股指刚好调整至前期平台的上沿,探底回升后再度站上5日成本均线,“进三退二”式的慢牛节奏总体保持相对良好。对于市场中期走势判断,由于上周中美经贸会谈取得积极成果、美联储再度降息,“十五五”规划和三季报业绩的落地,内外部环境对资本市场走势较为友好,市场短期难有大的系统性风险,指数能否进一步上攻还需国内稳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指引。盘面上,部分周期性板块、消费板块走强,这是在中期稳经济政策的预期下的“高低切换”。不过,稳经济政策的部署和定调观察点在12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由于市场成交量总体萎缩,对一线和二线蓝筹活跃的持续性会有一定的制约。加上股指面临4000点整数关口,以及6124点和5178点连线的下降趋势线的压力(点位在4100-4200点一带),该区域是大趋势重要技术压力和心理压力位,需要超预期政策的强力指引和资金的合力进场,市场近期可能会处于等待政策进一步指引的强势震荡和稳定运行的走势中。技术上,下方重要支撑在13日成本均线和优化布林线中轨位置(3920点一带);4000点一带短线可能会有反复,尤其是消费、周期等板块连续活跃后可能会有震荡,资金或再度转向连续调整的科技制造板块上。从0Z指数走势来看:股指在中、短期成本均线上方继续强势震荡,总体强于沪深主要股指走势,多空资金净流入382.376亿元,全市场上涨个股家数和下跌个股家数比继续超2:1,说明市场个股相对活跃,资金不仅在部分科技制造等板块活跃,中期涨幅相对较小的周期类、消费类,以及近期调整的部分前期主线板块资金操作较为积极,说明资金有一定的“高低切换”动作,并且盘面上维持较为活跃的赚钱效应。目前活跃市值(0AMV)受制于13日、34日成本均线和前期平台压力冲高震荡,叠加政策真空期阶段,市场难以形成普涨格局。科技制造成长板块已经连续调整,做空动能得到一定程度地释放,市场机会有望在科技制造、消费、周期等方向快速轮动活跃。操作上应采取稳中有进的策略应对,总仓位控制在七成左右,底仓持股为主;浮动仓位可适当参与结构性轮动机会。

 

    从昨日多空资金流向来看:70个板块中53个板块资金净流入,17个板块资金净流出,整体板块主力资金维持一定的进场积极性。其中计算机应用、传媒服务、输变电设备、银行、元件、电气电源设备、石油化工、通用机械等板块资金流入居前;证券保险、普通有色、贵重金属、金属非金属新材料、黄金、生物制药、电子半导体、汽车制造及服务等板块资金流出居前。资金流出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前期较为活跃的贵重金属、锂电池、券商、半导体板块,以及前两日一度活跃的医药板块上;资金流入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应用端、绿色能源、钍基熔盐概念相关的电力设备、核电板块,以及连续调整、风险有所释放的部分半导体芯片等板块。总体上,市场机会主要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十五五”规划支持力度较大的方向上,尤其是低位或调整充分、并且有最新消息驱动的方向短线机会较为活跃。同时,盘面上部分医药、白酒、食品等板块已经连续活跃,相关板块的活跃主要是科技制造板块调整之后资金的高低切换所致,在近期消费内需等政策没有明确定调或出台的背景下,相关板块可能是阶段过渡和活跃机会,短期活跃后还会有震荡的需求,市场热点机会可能会再度转向近期连续调整的科技制造等板块上。从战区走势来看,创业板指数和科创50指数短线调整有反弹空间,同时面临前期高点和三季报业绩的承压,总体会以震荡为主,市场近期难有大的主线机会呈现,结构性机会会以消费和科技制造的快速轮动为主。选股上不宜激进追高,应做好长短结合配置,并继续坚持“避高就低”原则,中期机会应聚焦三季报和机构持仓动向,重点关注三季度业绩高增长、低估值的高股息和成长白马股,尤其是主力控盘度连续增加、有牛机构、牛私募进场的个股。短线方向上,关注业绩已经公布、科技和高端制造板块中调整充分、资金逆势流入积极的品种,其中有政策消息加持的方向重点关注,“十五五”规划建议支持明确的产业板块方向仍会有反复轮动活跃,如集成电路、工业母机、航空航天、氢能、核电、核聚变、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如图1:

 

 

    本文反映当前观点,该观点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相关资讯来源于公开信息,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祝投资顺利! 如果您看懂了,一定要点“完全看懂了”按钮。最后不要忘了点“顶”哦!